叶寻的博客

大学咸鱼指北

叶寻
目次

工地大学 #

读高中的时候,老师常说:「现在加把劲,上了大学就轻松了。」上大学之后马上就发现老师说的都是屁话啊,上大学也挺累的啊。我就读的工地大学1居然有早自习,而且是要 7 点半到课室。为什么要那么早起床呢,学生不会自己安排生活吗,就差那半小时自习?经历了 12 年的「尊师教育」,刚上大学的时候还是比较乖的,学校怎么说我就怎么做。

上大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。因为男生要剪寸头,然后我就和长发说再见了,真的是又生气又无奈。军训说是可以强身健体,我感觉完全是「驯服教育」,让大一新生好好听话。我那时候脚痛,在后勤部休息,也没躲过辅导员的驯服教育。那会的辅导员真该死,居然叫脚痛的我去搬桶装水。辅导员官威很重,看不得伤员休闲的样子,非要过来让我们站军姿和坐军姿。

经历完军训,开始正是上课之后又是一堆作业要做。还有每日打卡的学习任务,做完之后要在微信群报告,没做就一直催促。没多久就遇到了工地大学臭名昭著的素质培养计划。素培计划要求学生通过参加活动积累够 160 个学分,不然不能毕业。听一个讲座才 0.5 学分,只听讲座岂不是 听 320 个才行?好家伙,同学一听到不够素培学分不能毕业,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活动。每个学校举行的活动都坐无虚席,有不少是玩手机的。我猜真正想参加活动的同学估计还抢不到名额,去听讲座的反而是换个地方玩手机的,真是荒诞。

上课没意思,作业又多,杂事又多。工地大学的生活实在是太无聊了。于是我就打算做一条咸鱼,用尽量少的努力混到毕业。考试 60 分万岁,能不做的事情都不做,剩下的时候打打游戏,读读书。

咸鱼指北 #

既然对专业不感兴趣,那就做一条咸鱼吧。本文对咸鱼的定义是「尽量省事地完成学业混个毕业证,剩下的时间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」。下面的内容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:上大学只拿毕业证,不做其他有求于学校的事情(比如申请奖学金、申请成为党员)。只要不有求于学校,就可以忽略它的要求了。

首先,做咸鱼呢,只要完成毕业要求就好了,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。最基本的就是学分要求,一定要保证每门课都修到学分。每门课的第一节课好好听考核要求,关注以下方面:考核组成、能否补考。平时上课可以摸下鱼,但是最后考试周最好加把劲复习一次搞定。如果挂科了也别慌,继续复习补考便是。不能补考直接重修的课就很麻烦了,所以要注意上的课能不能补考。虽然说 60 分万岁,但是不小心考到 59 就很悲惨了。

不要参加社团和部门,这样可以剩下很多时间。当然了,如果社团就是你的兴趣所在的话,参加也无妨。如果参加之后发现不适合就感觉退出。要是中途退出被要求写超长的退出申请的话,别怕,直接退群不参加活动便是。社团并不能拿你怎么着。

有时候做咸鱼是很艰难的,学校会逼着你去做一些没用的事情。大学想逼学生去做事,无非就是把一件事和毕业挂钩,通过对学生施加恐惧与焦虑,让学生去做事情。比如「不做志愿,没有志愿学时,就不能毕业」。这些话,有些是真的,有些是假的。获取学位证的要求应该参考学生手册,而不是辅导员的屁话。想要不被吓到,一定要保持批判性思维,敢于怀疑听到的话语。

比如前面提到的早自习。学校只要求必须去早读是没用的,一听就知道没什么后果对吧。所以工地大学的辅导员会恐吓学生,说 3 次不去早自习就等于 1 次旷课,还会被记名。部分新生听到可能就很慌,心想:我经常不去早自习 -> 会旷课好多次 -> 旷课多了就挂科了。一旦这么想就慌张了,人不喜欢焦虑的状态,于是就通过参加早自习来消除这份焦虑。

停下来好好看看辅导员的话:

3 次不去早自习就等于 1 次旷课。

假设它是真的,如果你真的有 3 次没去,会怎么样呢?会旷课 1 次,可是你有那么多门课,要给你记哪门课的旷课呢?是不是越想越奇怪,上面那句话完全没有可行性嘛。其实对于学校的安排,应该考虑它的真实性和后果,而不是被恐惧左右你的选择。就继续分析早自习的例子吧,辅导员说不去早自习就等于旷课。首先,辅导员没有这样的权利,其次它也不具备可行性,所以这句话是假的。

下面再分析一下前面提到的素质培养计划(简称素培):

学生必须积累 160 个素培学分,方可毕业。

往届的学生也是要搞这个的,就当素培是真的吧。获取素培学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听讲座,但是才 0.5 个学分。参加活动与组织活动分数更高,但机会有限,还费时费力。根据我的回忆,我们学院每学期大概有 20 场讲座,每场讲座需要 30 位观众,然后学生在学校待 7 个学期。讲座可以提供 20×30=4200 个学分。我们学院有 450 人。平分一下每个人才 4200/450≈9.3 个学分,完全不够用嘛。

很多同学也觉得这个素培计划过于苛刻,但又因为害怕毕不了业就争先恐后地报名活动,然后就换个地方玩手机。在这里先引入一条「公理」:

大学是营利机构,不会做损坏自己利益的事情。

苛刻的素培计划完全是违背公理的,如果让 99% 的学生都不能毕业,那谁还会报考工地大学呢,没人报考工地大学,工地大学不就倒闭了吗?但是根据往届学生的陈述,这又确实是毕业的要求之一。难不成素培计划是假的。我只能说它是半真半假,确实需要素培学分才能毕业,但是考虑到大多数人的状况,学校会在某个时候降低要求。

果不其然,在大四的时候,工地大学把素培学分要求降低到了 130。平时有些班级活动有比较高的素培学分,所以多数同学不用怎么参加素培活动都够分了。估计不少同学知道这个消息之后,内心骂了 100 遍工地大学。我也觉得工地大学真他妈奸诈,总是利用学生的单纯,通过恐吓来逼迫学生参加活动。像我这种老咸鱼,慌张了一会就会觉得素培计划很荒诞,然后该干嘛干嘛。可是那些最慌张的同学,就这样被骗了三四年,参加活动浪费那么多时间,真替他们感到不值。

工地大学辅导员惯用的恐吓词语还有「必须」和「后果自负」。识破辅导员诡计的方法就是想想不服从安排的后果。以下面的通知为例:

四级没考过的同学必须参加明天的四级备考讲座,否则后果自负!

这句话没有提及不参加的后果,所以「后果自负」是废话,不过有一定的恐吓效果。「必须」其实也是废话啊,辅导员又不能拿刀放到学生的脖子上逼着他去吧。

其实写这份指北,不是想鼓励大家做只是混毕业证的学生,而是给机会自己探索一下其他可能。

咸鱼生活 #

选择做咸鱼之后,会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。空闲起来没事做,人会迷茫。买了 Nintendo Switch 打游戏,打游戏挺快乐的,但是玩多了又觉得空虚。想学计算机,犹豫了很久,终于在大三尝试了学 Python。先学了Python Crash Course, 2nd Edition,还发现了 Open Source Society University 的计算机科学课程,感觉自学计算机科学确实可行。学 Python 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写一些程序给自己用,那种创作的快乐真是让我着迷。

之后就是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什么,学了杂七杂八的东西:Markdown、Git、Github、HTML、LaTeX、Rmarkdown。还给自己注册了个域名,用 Blogdown 写日志。学计算机之后,我再也没玩过 Switch,因为觉得学计算机技术太有意思了。Switch 应该都有 10 个月没开机的,居然毫不费力就不打游戏了,真不可思议。

学计算机的过程中,我发现有些简洁又强大的技术,比如 Markdown 和正则表达式。我很喜欢 Markdown 的简洁,内容与样式分离的写作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,治好了改格式的强迫症。用 Markdown 写作简直是种享受。Rmarkdown 就更强大了,可以用来写书、写幻灯片、写博客。Markdown 也不难学, CommonMark 的语法 10 分钟就能学完。我大学不是计算机专业的,学了这些技术,觉得十分有用。只有学计算机的人用这些技术太可惜啦,希望有一天可以在普通人中推广 Markdown、Rmarkdown和正则表达式。

我读的计算机资料大多是英文的,真的很感谢迷茫时努力的自己,不然我读英文肯定很吃力。我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,不过我实在是对文学和语言学不感兴趣,一度觉得上专业课十分痛苦。在那些迷茫的日子,虽然我经常不听专业课,但也在认真学英文,读了一些英文原版书,积累了不少词汇。或许迷茫的时候做好当下的事情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,如果我没有读那些原版书增加词汇量,就没机会读英文的资料了。感谢努力的自己。


  1. 我就读的大学会在开学期间搞装修搞建设,一点都不尊重学生。挖掘机地面挖得坑坑洼洼,有时候得绕路。感觉自己就在工地上大学,所以把这所大学称为「工地大学」。 ↩︎

标签:

giscus 评论。如果评论未加载,giscus 可能被你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屏蔽。